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7节  (第2/3页)
争几乎已经盖不住了,康熙对此一清二楚,可无能为力。    对张廷玉来说,这些倒都是次要的。    他不需要选边站,总归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投靠了哪位皇子,也都是落了下风。局势不明之时,选了人,大哥便是前车之鉴。    官途,稳字上佳。    可也得好生琢磨琢磨皇帝的心思,到底康熙是怎么想的……    比如朱三太子一案。    好不容易将人给抓住了,现在康熙要说验明正身。    张廷玉在离府之前就已经判断出来了,这一次抓到的那个老叫花子,就是之前一念和尚要找的那个老叫花子,这个人就是朱慈焕,错不了。    只是皇帝的话,意思也颇耐人寻味。    朱慈焕若真的出现了,他是朱三太子,康熙此前曾经说南明皇室都给加官进爵,要给朱慈焕加官进爵不成?    好歹康熙是圣主明君,真出现了朱慈焕,皇帝一言九鼎,金口玉言,必定要好生对待朱慈焕。    然而,可能吗?    康熙恨不能剿灭朱慈焕一家,只要朱三太子还在,乱党就不会消减,可是朱三太子若是死了,那就是他康熙要激起江南士绅的愤怒。    唯一的法子……    已然在张廷玉的心中。    而这一条路,是康熙一句话指给了张廷玉的。    他撑着伞,也懒得坐轿子,只徒步到了刑部,周道新正老神在在坐在堂后看雪喝茶,端着一柄漂亮的宜兴紫砂壶,含着壶嘴喝,听见人通报,他也懒得起身,头也不回道:“年都过不好了,我就知道我来了,你也快了。”    “别把话说得跟上断头台一样。”    张廷玉早收了伞,递给了旁边的差役。    他的拂了拂身上的雪,旁边的人打起门帘,张廷玉这才进去。    一见到周道新这一副懒人的模样,张廷玉就叹气:“都说过年之前把事给办了,你就不能有个办事的样子吗?人呢?”    “在大牢里关着呢,已经审过一轮了,就是个糟老头子……”周道新说话一点也不客气,终于将茶壶一放,站了起来,“供认不讳,就是朱慈焕,逃了这许多年,如今总算是被抓了。”    “你确定,他是朱慈焕吗?”    眼看着周道新就要去带路,张廷玉跟在他身后,忽然说了这样的一句。    周道新审人断案的手段乃是一流,能坐到刑部侍郎这个位置,可也不简单,朝廷三品刑部汉侍郎,论起来还要比张廷玉的官还要高一阶。    他以前审人,从不出什么差错,张廷玉也从来不会说这样的话。    可今天他听见什么了?    周道新笑道:“你莫不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地,近日被府上喜事给冲昏了头?”    “我看是你懒懒散散,过个年,把脑子都过没了。”    张廷玉面无波澜,说出来的话,却透着森森的寒气,让周道新转瞬就开始发冷。    两个人已经站在了牢门口,周道新扫了旁边拿着牢门钥匙的官差一眼,道:“你先一边儿去。”    那官差走了,周道新才扭头看张廷玉,斟酌了一下,似有些犹豫不定:“张兄可否直言?”    张廷玉心里叹着气,也是无奈,哪里是他给周道新直言?这件案子本来就是张廷玉手里的,要办也是他办。    “他若是朱三太子,以后随便大街上拉开一个老乞丐,是不是都能说是朱三太子了?要指认前朝宫里的朱三太子,还是找前朝宫里的老太监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