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57节  (第1/3页)
    站在一旁的副将拱手行礼,肃然道:“将军,天有异象,带给船队灭顶之灾,应马上飞鸽传书,告知圣上。”    “天有异象……对……对……”    手握腰刀的络腮胡汉子连拍脑门,好似抓住了救命稻草。    十日后。    一队骑士挥鞭驰骋,冲入汴京永安门,守门的兵丁根本不敢阻拦,只是怔怔瞅着绝尘而去的骑士。    “这么急,北疆有战事?”兵丁甲皱眉呢喃。    “不大可能,奚夷自顾不暇,危如累卵,哪有余力犯我大周边关?”兵丁乙摇头回应同伴。    半个时辰后,巍巍皇城,钟鼓齐鸣,有资格站在朝堂上的文武大臣,或坐轿或骑马,纷纷赶往宫门处,然后下马落轿,按照左文右武官阶大小,排队步入大内,最终站在金殿之上。    大殿最里头,高高的金龙御座,还空着,大周朝第九位天子,尚未现身,文武大臣交头接耳议论。    紧急召集群臣。    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么北疆出事,要么有大灾。    “圣驾到……”    尖锐刺耳的声音传入大殿,文武百官不再说话,肃然站好,伴随大周朝第九位天子三十年的太监冯林先现身,站在了御座之下靠右的位置,随后穿着明黄衮龙袍头戴金丝翼善冠气度雍容儒雅的中年男人,在四名提着香炉的小太监陪伴下,绕过屏风,登上御座,缓缓坐下。    文武百官齐刷刷叩拜,高呼万岁。    高高在上的儒雅男人,正是当今天子,柴熙瑞,自封道号……万寿帝君。    百官叩拜完毕,站在前面的一些老臣,看到柴熙瑞穿上龙袍戴上龙冠,不禁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要知道这位任性的天子,近十年,只穿道袍,也极少上朝,除了痴迷长生不死之术,还精于琴棋书画之道,却无心打理国政。    柴熙瑞今天这幅模样,出乎所有臣工意料,不打理国政,不代表他没有开疆拓土的野心。    今天,对他而言,是个重要的日子。    “十日前,流星入海,毁了朕运送贡品的船队,你们说,这是吉兆,还是凶兆?”柴熙瑞面无表情问百官。    百官沉默,不知如何回答。    “刘爱卿,你说这是吉兆还是凶兆?”柴熙瑞的目光落在排位文臣第一的内阁首辅刘文泰身上。    “这……微臣以为……这是吉兆。”    坐上内阁头把交椅没几天的刘文泰,硬着头皮回答,因为此次朝议太突然,他不知刚愎自用的圣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魏爱卿,你觉得呢?”柴熙瑞又把目光投向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定国公魏威,虽然魏威只是挂职大都督,五军都督府具体事务,由左右都督负责,但依然是武臣和勋贵之首。    “微臣也以为是吉兆。”魏威躬身回应。    一些大臣听完刘文泰和魏威的回答,皱起眉头,运送南洋诸国贡品的船队被毁,这算吉兆?    滑天下之大稽!    可柴熙瑞没有问他们,他们没法插话,柴熙瑞也不给这些大臣插话的机会,颇为满意笑道:“二位爱卿说的不错,钦天监和国师已确定这是吉兆,流星入海,预示奚夷将亡,所以,朕决定,与女直联手,攻伐奚夷,取回北疆十六州,完成太祖太宗遗志。”    女直崛起于白山黑水。    奚夷连战连败,危如累卵。    半年前就有朝臣和边军将领上书,劝当今圣上联合女直,攻伐大周百年宿敌奚夷,京中士子也为此多次集会于皇城外请愿。    内阁首辅刘文泰,三位次辅,眸光骤亮,产生同样的想法……这是名留青史的绝佳机遇。    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张勇,右都督候光,同时跪地高呼:“圣上英明!”    其他武将勋贵反应过来,也陆续跪下。    随着大周国祚的延续,文贵武贱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若为大周开疆拓土,复北疆十六州,就能遏制这种趋势。    如果在女直崛起之前,皇帝这么想,他们这些武将一定力劝,可如今的奚夷,弱不禁风,多半一推就倒。    天赐的建功立业大好机会,怎能错过!    素来低调中庸的魏威不动声色的看着,老魏家世袭定国公,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