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1节  (第2/3页)
远山道:“志泽是聪明人,当他看到江心洲那刻,一定会明白我为什么让他做江心洲大牢守备。”    秦子昂点头。    “距秋闱已不到半年,你该用功了,从明天起,为父会每天为你出一道制艺题目。”秦远山撂下这话,转身离开。    秦子昂苦笑,每天做一篇八股文,这是要他命的节奏。    ……………………    出了石头城北门,往北走不到两里,就到了江滩,沈浩带着秦武以及另外四名秦家护卫,从江滩渡口乘乌篷船,去往江心洲。    乌篷船晃晃悠悠离开大江南岸,沈浩没坐进棚子里,而是站在船头,凝望烟波浩渺的江面。    沈浩听本地人说,这段江面最宽处十几里,折算成公里,差不多七八公里,之所以这么宽,是因为石头城所处这段江面,已接近入海口,在往东几十里,江面更宽。    江风扑面。    穿着官服的沈浩迎风而立。    秦武等人都觉得此刻的沈浩,格外威武、霸气。    从今天起,他们就是沈浩的人,这是秦大人的意思,他们五人无法违抗,也没想着违抗。    “在老夫身边,你们永远只是护卫,跟着志泽,你们或许有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一天。”    这是秦大人昨夜对他们说过的话。    乌篷船在江面上晃悠小半个时辰,江心洲的轮廓终于映入沈浩眼底,这座大江中的小岛,至少得有上万亩土地。    大牢和兵营只占据东南角,其他百分之九十的土地,种着庄稼、蔬菜,貌似自给自足,实则糟蹋了这么好的一片地方。    江心洲完全可以成为一座水师要塞。    想到这点的沈浩,忽然明白老秦让他来这儿做官的目的,把这里经营成要塞,在女直兵锋南下时,成为拱卫石头城的坚实屏障。    那该怎么做?    沈浩皱眉沉思,开始琢磨。    大江滚滚东去,水利资源丰富,可建造水力压床、水力钻床,大大提高盔甲打造的速度,甚至可以打造中世纪的欧式板甲,钻火绳枪的枪管。    大周的盔甲,多是锁子甲、皮甲,只有高级军官才配有山文甲,做工极为复杂,还远不如板甲的防护性。    这个时空已有火药,烟花爆竹开始流行,不过火药还未运用到军事上,不是技术不到位,是人们还没想到。    在另一个时空的古代,明朝诸多技术,远不如宋朝发达,却有火枪火炮,是因为利用火药的思维局限性被打破。    第八百章 拳对刀    要做到这些,需要合格的工匠,需要标准化的制造模式,还需要各种原料,最重要的……是钱!    钱……沈浩想到海运贸易。    大周朝廷实行海禁,垄断海上贸易,也就是说只有官府的船队,可以与东洋南洋诸国通商,戳取暴利。    这就催生了海盗与走私出口,毕竟大周的丝绸、布匹、瓷器、茶叶,太受欢迎,利润太大。    达官权贵、地方豪族多涉足其中,朝廷吃肉,他们总得几口汤吧。    若是大船从江心洲装货,顺江而下,一天就能出海,考虑到天气因素,一个月差不多能到东洋最大岛国。    那里金银矿脉丰富,铁矿石品质也好,把丝绸、茶叶、瓷器,换成这些东西,运回来,差不多是十倍的利润。    前提得让霸占这条航路的势力消失。    沈浩自信他一个人足以办到,虽然他身体状况比半年前还苦逼,但找到与大周豪族富商勾结做走私生意的海盗老巢,顺便把他们斩尽杀绝,不成问题。    思绪万千的沈浩凝望越来越近的江心洲,已在心里默默规划,如何利用好这上万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