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1节  (第1/2页)
    林芝在心里模拟了一下,放弃了说明,低头继续按手机。    给陆长风发了个消息,半天都没见回复,看看时间估计是在搬货,林芝叹了口气。    这一走至少三天,又见不着面了。    拍卖会在有华国之珠的香海市召开,从京省坐高铁只花了四个小时的时间就到了。    这次拍卖会确定下来的参加人数大概是一百出头,原本人数更多,但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只送了拍品人不到,所以人数有所缩减。    林芝领了工作人员发下来的房卡,跟着何教授一起上了酒店十九楼。    两间房是紧邻的,方便随时联系,何教授年纪大了,坐大半天的车身体疲乏,跟林芝说了一声就自己进房睡了。    林芝不是第一次来香海市,曾经多次坐飞机过来采购衣物,对这里各大景点都颇为熟悉。    何教授叮嘱出去逛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林芝就是随便听听,根本就没打算去哪逛。    进了房间看到床头摆着的拍卖宣传册,倒是饶有兴味地拿起来翻看。    册子前面同页印的是一些业内人士耳熟能详的拍品,这些拍品经常在各大拍卖会上流转,价算不上高也不能说低。    因为收藏价值不高,一些人拍下来,转手就又拿出去做下一次拍卖,图的就是个社会名望。    林芝果然在这些拍品后面看到了一些熟悉的人名,翻了两下兴趣缺缺,就直接照着目录往后翻自己的那两样。    苏涌诗集排在宣传册中部,起拍价定到了五十万。    看到这个数字,林芝暗暗咋舌。    何教授可是在摊上十块钱买到的,修好后居然能翻到这个价钱!    林芝无比庆幸自己完美地将它修复好了,要不然这损失她可赔偿不起。    册子里所有拍品的起拍价,据说是几个很有眼光的鉴宝名家初步鉴定后的结果。    等拍卖会真正开始,会有更高层次的专家当场点评,点评后还会对起拍价进行一个修整,拉高或者是降低都有可能。    林芝当初怕的就是这一点,还好现在有了造纸八方,就算露出破绽也能顶一顶。    靠在床上把宣传册一直翻到最后,林芝才在倒数第二页看到了自己修复的那本胡越山食谱。    这本食谱被放到了待定的这一块,表示几个专家都拿不定价值,需要在拍卖会当场鉴定定价。    林芝也知道这本食谱年头并不长,也就是民国时期的,做为古董文物不太够格。    可何教授说如果遇到有眼光的人,看中书本内容和著作者名声,给出高价也不是不可能。    林芝看了好一会儿,觉得眼皮有点重,扔了册子靠上床闭了会眼,再睁开已经到了晚上。    何教授门上挂着请勿打扰,看样子还在睡,林芝踌躇片刻,索性一个人下楼吃晚餐。    宣传册上介绍了参会人员就餐地点,就在酒店三楼自助大厅里。    林芝有点忐忑地进了餐厅,发现自己来的正是时候。    餐厅里不光有参加慈善拍卖活动人员过来就餐,还有些从七楼八楼两个大会议厅里出来的人。    这些人满满当当挤满了整个自助餐厅,手里都端着盘子跟着队伍往前挪。    取餐区的后面有舒适的沙发座椅和餐台,已经有些人三三两两落座。    餐厅悬着十几个巨大水晶吊灯,将取餐区照得亮堂堂的,就餐区反而显得暗沉,一些桌子上还点着烛光,颇有情调。    一个穿着西装的高级职员带个穿着一步裙的女同事坐进角落卡座,烛光下二人互动甜蜜温馨。    这样的景象不止一处,光林芝看见的就有十几对。    餐饮部经理可能是看到这样情况多了,才让人特意把就餐区的灯光调暗,还布置了烛光鲜花等物品提升氛围。    因为就餐区很大,不乏灯光明亮的地方,林芝却选中了偏僻黯淡的角落,占据了其中一个位置。    林芝尽量避开人多的地方,暗搓搓地拿了一堆薯泥蛋糕,堆得盘子里满满当当,从上到下摞了五层端回位置。    再怎么避人,林芝往盘子上堆蛋糕时候,还是引来了几束好奇目光。    必竟,她拿得不是一点半点地多。    不过这些人看到林芝拿的东西,很快就转开了视线。    并不太受欢迎的薯泥蛋糕而已,又不是什么深海大虾、鲍鱼鲜贝,至于这么猴急猴急地拿一堆么?    这都是最后才拿一个两个垫垫肚子的,可吃可不吃的东西,抢光了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林芝肚子有点饿,为了用最少的东西和最快的速度把能量值推上去,这才选择了薯泥蛋糕。    背着来往行人,林芝虎吞狼咽地把薯泥蛋糕吃进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