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5节  (第2/2页)
的,看着很是喜人。    李氏也很惊讶,从前吃掺着玉米芯的玉米粉,印象太深,导致她对玉米并不期待。    可是,明明同样是玉米,怎么个头和品相差异这般大呢。    不仅,胡长贵家的玉米如此,胡长林一家收获玉米时也颇为震惊。    玉米作为补充细粮不足的存在,它在望林村并不受欢迎,个头小产量低,还占地,所以种玉米的人不多。    胡家作为少数种玉米的人家,也是因为惯性使然,田地多有余粮的,谁也不想种它。    胡家两兄弟被一堆个头足产量高的玉米吓了一跳,当下聚到老宅互相商议。    “长贵,你家的玉米种是去年留的么?”胡全福掰着小儿子带来的玉米棒,个头真大,颗粒也整齐。    “是呀,爹,不都是你们帮着收的么。”胡长贵闷声道。    胡长林摇头晃脑的不敢相信,“啧,奇了怪了,去年产的玉米和往年一样呀,都是个小颗粒散的,今年怎么大变样了?”    王氏也拿着玉米端详许久,“虽然玉米个头大产量高是好事,可毕竟太过古怪了,这事不能往外说,要不,咱家不知道被编排成什么妖魔鬼怪呢。”    胡全福面色沉沉,附议点头。    “可是,娘,玉米收获的时候,好多人都看到了呢。”胡长贵为难的说道。    家里的玉米地就在学堂附近,收玉米的时候,好些孩子都过来帮忙了。    “这……可怎生是好呀?”胡全福神色紧张起来。    这个时期,社会封建民风保守,迷信思想在底层人民的心里根深蒂固,说不出缘由的事情,很容易被冠上不好的言论。    丰收也有烦恼呀。    王氏的目光落在了珍珠身上。    珍珠朝她笑笑,“以前咱家的玉米种得不好,是因为留的种子不好,今年咱们的玉米,都是从镇上新买回来的好种子,加上爹和大伯施肥得当,所以今年玉米的收成比往年好多了。”    “啊,可是,咱家没有从镇上买玉米种子呀?”胡长贵稀里糊涂的看着闺女,这些种子都是他亲手留的呀。    “啪~”王氏猛地一拍手掌,笑着说道:“可不是嘛,今年初,咱家在外面买回好的玉米种子,所以今年的收成就特别好了,果然是好种子呀,那钱花得真值。”    一屋人都看着王氏,胡长林首先反应过来,“对、对,可不就是换了新种子嘛,咱们都差点记不起了了,哈哈~”    胡全福也醒悟过来,“嗯嗯,没错,新的种子还是我亲手种下去的呢。”    只有胡长贵依旧一脸懵逼,他怎么不记得,自家换了新种子。    王氏恨铁不成钢的拍了他一下,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胡长贵这才回过神来。    胡家的玉米今年大获丰收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落。    几乎所有的村民都跑去老宅看新收的玉米,果然,个大颗粒饱满。    听说是在镇上高价买的玉米种子,产量比从前那种高出一大截。    一时,大伙都起了心思,纷纷请求胡长林卖几根玉米棒给他们留种。    结果,老宅新收的玉米,转眼就少了一大半。    王氏捧着一堆零碎的铜板笑弯了眼。    还是她的孙女机灵呀,脑筋一动,就把可能出现的祸事扭转成了喜事。    珍珠正捧着蒸熟的玉米大快朵颐,玉米留得有些老,不过不妨碍它的清甜香糯。    一锅蒸玉米,转眼被抢食精光。    平安手里啃着一个,碗里还放着一个。    “嗯,玉米真好吃,咱家以前的玉米窝窝头那么难吃,可这蒸玉米棒子又香又糯,一点都不像以前的玉米棒子。”    “好吃就多吃点,过两天玉米晒干,就没玉米棒子吃了,要打成玉米粉收起来了。”李氏看着儿子吃得香甜,心里很是高兴。    “娘,今年的玉米面可别掺着玉米芯打了,要不,可梗脖子了。”珍珠想起去年吃过的玉米窝窝头,简直难吃到没法形容。    李氏闻言,猛地红了眼眶,“从前是爹娘没用,让你们跟着受苦啦。”    “……”    说着玉米的事情,怎么又说到了从前,珍珠不由扶额。    李氏怀孕的症状不大明显,可情绪却有些起伏,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珍珠连忙上前安抚,又朝平安使了眼色。    小家伙立刻跑去窝在李氏的怀里撒娇卖萌。    李氏果然破涕为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会好起来的    胡长贵家种的杂粮不多,没几天就在众人的帮衬下收拾完了。    阿青、凌希、罗璟和赵虹山都积极的忙进忙出。    阿青和罗璟没经历过农户人家的秋收,干起活来明显不如赵虹山和凌希。    赵虹山手脚熟练自不必说了,凌希的动作却也利索得很。    在流放地的时候,春耕秋收也是劳役的一种,所以这些活他干得很顺手。    于是,胡长贵、赵虹山和凌希负责挖地收获,阿青和罗璟负责运送回胡家的仓库存放。    几天下来,旱地的杂粮就都收拾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