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5节  (第2/2页)
来,玉片全部放在墓室里,一片都没带走。    但是后来不一样了,到了现代,特别是帝制被推翻,到了民国,到了军阀混战,谁还管你玉是哪来的,拿出来能换钱,能换粮食。    所以以前古墓里或许有玉棺,但是应该是没有带出来,可能还在某个角落里。    支持玉棺存在的基础条件是,这些年在缅甸发现了好几块超过一百吨的原石,这原石的长宽高都超过两米,所以出玉之后,要弄成玉棺是完全可行的。    而我眼前的玉棺,就是一副从玉石里凿出来的,完整的一块。    看到这个碧绿的玉棺之时,我的心扑通扑通的跳着,我这要是带出去,绝对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我走到了玉棺的面前,伸手摸了下玉棺,触手冰凉。    古时候皇帝或者重臣的棺椁称之为梓宫。    如果这个墓主人真是南越武王赵佗的话,那么这个玉梓宫绝对值钱,拿出去卖了,一辈子衣食无忧。    不仅是我衣食无忧,而是我所认识的人都能够衣食无忧。    棺盖也是一块平整的玉片,颜色翠玉,而且非常的均匀,玉片上还雕刻着龙腾驾雾,四个边角都是云彩纹。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无从下手,真不敢使劲,生怕这个玉棺受到一点点的损坏。    我用手指轻轻的推了下棺盖玉片,发现推不动。    蹲下之后发现,玉盖与玉棺的中间有一层近乎透明的胶质,牢牢的密封住。    我从背包里拿出了刀片,如同手动剃须刀那么薄的刀片,沿着缝隙一刮。    挂出了一丝丝如头发丝一样的透明胶质,我拿到鼻子下一闻,有股浓烈的鱼腥味,其中应该也一种成分是鱼胶。    前后左右,把胶质全部刮完之后,我轻轻的推开了棺材盖。    推开棺材盖之后,发现这只是一个外椁。    这玉棺的中间还有一个小一号的玉棺,长度大概就只有一米几的样子,但是宽度却小了不少,椁与棺之间堆积着各式各样的金银珠宝,我的心砰砰直跳。    这一次绝对没有白来……    我没有急着去拿这些金银珠宝,我盯着椁中那个小一号的玉棺。    按照相同的办法,刮开了封口的棺盖。    揭开棺盖之后,再次被棺材中东西吓了一跳。    金缕玉衣!    我看到了传说中的金缕玉衣。    先是看到玉棺,玉棺之中则是有内棺,内棺当中还有金缕玉衣。    如此高规则的葬礼,莫非眼前之人真的是南越国的开国皇帝赵佗吗?    我看到金缕玉衣的边上有几枚印绶,瞬间想起了爷爷的交代。    果然在这几枚印绶当中,我发现了金印,印上的背面雕刻龙星,长宽大概各三厘米,高度大概两厘米。    我迫不及待的拿起印绶,查看正面。    但是正面的字我却看不懂。    旁边还有几个玉印,我拿起来一看,有好几个是空白的,其中有两个有字,但我也不认识。    除此之外,我竟然看到棺中竟然有一道圣旨,我还真怕一触碰到那圣旨,圣旨就被氧化化成灰。    但没想到拿起来却完好的,看上去像是金丝的。    翻开圣旨一看,丫的,那些字估计都认识我,但是我不认识它们。    无奈之下,我把圣旨给放下,然后将棺材盖和外椁的盖子都盖上。    再次按了下飞碟的按钮,将整个玉棺给收了进去。    收进去之后,整个人感觉无比的满足了,这趟出去,真是什么都不用干了,也可以让二狗他们也不用干了。    扫视了一下周围,发现了主墓室的两边各有一间侧室。    我到了东边的侧室一看,大概只有二十平米的侧室里竟然摆了七口棺材,只不过这七口棺材是石棺。    我走到了最近的一口石棺,打开了之后发现,里面是一具女人的尸体。    另外惊讶的是,女人竟然栩栩如生,如同刚刚入棺的一样。    只是下一刻,女人的面部就如同皮球泄了气的脾气一样,还发出嘶嘶的声音,而后快速的瘪了下去,然后变得干枯,瘦黑,狰狞,瞬间成为了一具干尸。    我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是原本在密封条件下保存的尸体。    所以开棺的时候,依旧保持着入葬时的那个姿态,甚至连脸上的青筋都还能看见。    只不过开棺之后,只空气接触,瞬间就氧化了……    这是让我非常无奈的事。    不仅是我们国家,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还没找到解决这个氧化问题的办法。    这女人的旁边有个盒子,我打开盒子一看,里面是一方玉印,应该是表明此女子身份的物件。    七个棺材一字型排开,不出意料的话,这应该是墓主人的妻妾,用来殉葬的。    没啥好看的,除了一方玉印之外,女人的身上也戴了各式各样的首饰,应该是生前自己喜欢的或者是墓主人赏赐的金银珠宝,殉葬的时候则是全部戴在身上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