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1节  (第2/3页)
结领国的同样不是没有,幕三两登基归登基,她的处境,远远没有姚千枝的好。    不过,坐稳龙位,她就是真主,且,她并非孤身一人,背后还站着大秦,慢慢来,她总能平定一切的。    “朕是信得过她的,让她别急,一切,都有朕在。”一语落地,姚千枝如是说。    早纪就俯身叩首,恭恭敬敬的三跪九叩。    “此大礼,是陛下令臣代其行,陛下言,祝万岁威振寰宇,流芳千古。” 她朗声。    姚千枝就瞧着,微微含笑。    ——    扶桑的使臣,还是挺容易打发的,他们久居岛国,根本没像过中原繁华之景,更别提燕京还是国都,直接把他们迷花了眼儿。    拿着幕三两运回来的银子,理藩院给使臣们整治出些瓷器、丝绸、茶叶之类的‘奢侈品’,在带着封姚千枝亲笔书写的‘世代友好’国书,使臣就欢欢喜喜的登船归国了。    人家是使臣,还是来归顺的,大秦做为上邦大国,当然要表示友好,姚千枝琢磨了琢磨,就特别分出了五千军队护送他们归国,并且,还吩咐下来,无需立刻归来,瞧瞧‘友国’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如果有,不要吝啬,尽管出手,一定要好好‘帮助’他们……    这话说的真是慷慨激昂,然而,仔细品品其中味道……不就是派五千人给幕三两撑腰去了吗?    什么‘帮助’不‘帮助’的?分明是给人家控场,添帮手来了!    本来幕天皇就统领一帮浪人作威作福,压的扶桑国内残余‘保皇派’们喘不过气来,这会儿骤然增兵五千,还靠上了大秦,保皇派们连外援都找不来了!    简直泪流满面。    扶桑使们且悲且喜,早纪则是感激万分的领着人走了。    来匆匆,去匆匆,两位女皇帝隔海相望,都给对方送来了最重要的东西。    幕三两给了大秦一个附属国,送了能稳定姚千枝女皇位置的‘政绩’——那是名垂千古的开缰扩土。而姚千枝,则用大国威风为幕三两撑腰,给了她,她目前最需要的武力支持。    五千精兵,足够帮她平定内乱,镇摄诸小国了。    心心相惜,幕三两和姚千枝特别默契的互助了一回,彼此自然心满意足。    ——    国接了,人给了,海外的势力暂且平定,姚千枝开始大封功臣。    就如同她跟姚千蔓商量下的,头一批封授,自然是宗室——姚姓人。    家里叔伯一人一个郡王,叔伯家的嫡长子、女都是世子,亲爹亲娘没敬封太上皇,太上皇后,给个亲王就了事,且,颇让人头疼和……动心的姚明逸,得了个亲王世子的位置,继续默默无闻。    家里姐妹们,姚千蔓当之无愧是第一人,赐封淮北王,得一县郡封地,坐享两万户。姚千蕊封景郡王,享五千户,然,没有封地。    姚千朵做了靖郡王世子,继承二房姚天礼的爵位,姚青椒则是长公主……算一算,家里人各各都有位置……    就除了姚明轩和姚千叶。    这两人,姚千枝真有点棘手,不知该怎么处置了。    姚明轩到还好些,他确实是庶出,偏偏还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且……最重要的是,姚千枝跟他不熟,没有太深的感情,就不会觉得为难,给了个千户候的爵位,不寒碜人就行了。    碍于他是庶出,姚家人谁都说不出什么来。    就连朝臣都只能大挑指姆夸赞‘陛下圣明’,毕竟,嫡庶之分乃是正理,尊崇此道是天公地义,朝臣们除了苦笑着赞同,剩下能做的,就只是回家叮嘱儿孙们多多亲近嫡妻,保证膝下最少有两到三个嫡出孩子,甚至,连朝臣们本人都要多多‘交公粮’,着实是……    如今孩子的夭折率太高了!    长到八、九岁都能一病没了,不多生几个,万一嫡出死光了怎么办?    前朝还是庶出降等袭爵,今朝……干脆就不让了啊!    庶出等同绝嗣!    这太恐怖了!    拿二房立威,用姚明轩‘祭旗’,姚千枝在一次证明了她政令的执行性不可违,但是,她依然还是很痛苦。    因为,姚千叶有点处理不了。    她对二姐姐是有感情的,人家这些年兢兢业业,跟姐妹们相处的还好,且,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