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9章  (第2/2页)
这次咱们能够拿到这么好的成绩,主要靠的是我们生产队的技术员李金凤同志,大队决定了,奖励她粗粮和细粮各二十五斤,加起来就是五十斤!”    赵中兴话落,晒谷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赚工分能分到粮食,交粮早,又能分到奖励。    虽然层层分下来,各家各户,可能还不够吃一顿的,可胜在公平,所有的奖励,全用在队员身上了。    还有两头年猪,等年底一分下来,也是一块肉,别的地方,找都找不到咧!    不过最让人羡慕的,还是李金凤。    大伙儿还没分到粮食,她就能得五十斤粮食,光细粮,就是二十五斤。    这都快赶上一个成年劳力,小半年分派到的细粮了。    生产队满工分的上半年能分到二百五十斤粮食,其中按照五分之一细粮,五分之四粗粮来算,也就是五十斤细粮,剩下的二百斤全是粗粮。    当然,细粮还能换粗粮,一份细粮换三份粗粮,粗粮不能换细粮。    这年头,细粮金贵,到处都紧着,李村生产队也不例外。    第268章 分粮4(六更)    这边,赵中兴讲完了好事情,也该说上半年偷懒的,还有那些倒挂户了。    有奖励,就有惩罚。    有表扬,就有批评。    那些在生产队长期不干活儿,以及借了钱,长期不还的,都在赵中兴的名单里。    他照着自己的小本本将名单念下来。    没念到名字的,自然觉得高兴。    至于那些念到名字的,则是件特别丢脸的事儿。    赵中兴念了好几个名字,终于他念到了李爱菊和李爱兰的名字。    “李爱菊同志,整个上半年,平均每天的工分,不到三个。李爱兰同志,平均工分不到一点五个。其中,李爱菊同志,无数次偷懒,被我发现。    李爱兰同志,也因为嫉妒本村同志,被我罚写了检讨书,只是她至今没有上交检讨书。”    人群中,被点到名字的李爱兰,脸红成了煮熟的虾团。    她光顾着处对象的喜悦,压根就忘了那劳什子的检讨。    再说了,她大字不认识一个,咋写检讨?    “我希望这些同志,赶紧摆脱不好的习惯,从今天起,认认真真,努努力力的干活儿,力争上游,和我们生产队拿满工分的同志多学习。”    生产队人的目光,如同刀子一样,落在李爱兰脸上。    李爱兰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幸好,赵中兴也没有再提这个话题,而是指着晒谷场,已经站着准备好的会计张国兴和他临时抽调的生产队四个满工分的劳力,其中一个,就有李大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