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4章  (第2/2页)
儿住着,闺女是个医生,每个月工资不低,女婿也是县城职工。可偏偏我那苦命的小儿子,在偏远的地方,连口饱饭都吃不上!”    老太太夫家姓周,女儿叫周静,是县城医院的医生。    二儿子老太太没提,小儿子叫周全,因为工作,到了南岭。    六十年代的南岭,还只是一个小镇,甚至于小渔村。    直到之后,搞建设,才发展成了后来的国际大都市。    “我现在后悔极了,干啥让他去那么个地方,回来一趟都不容易。早知道,我就不让他去了!”老太太说着,眼睛就红了。    李金凤给了老太太一个安心的眼神,安慰她,“老太太,事情总是福祸相依的,说不定,您儿子那儿现在穷苦,等他帮着将那儿建设好了之后,日子也跟着好了起来呢?”    “可我听说那会儿环境很苦,还不如咱安武县,咋……咋可能会变好?”老太太有些犹豫。    “老太太,相信我,只要有心,肯吃苦,再穷的地方,都有变好的时候。对了,您刚才说您儿子在那儿缺吃的?”李金凤问。    “是啊,女儿和女婿每个月省口粮,想着给他匀点,寄过去,可这么一大家人,要吃要喝的,咋可能匀的下来。    两个月了,女儿每顿饭,就吃平时的一半,省下来的粮食,还不够寄过去的!”    老太太越说,越难受。    李金凤看着她,只觉得可怜。    想了想,她突然压低声音,“老太太,您愿意花钱买粮食吗?我有门路,能够搞到粮食。”    李金凤和老太太挨得极近,她说的话,也只有老太太听得见。    第326章 邮局3    “丫头,你……你有粮食?”老太太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    “嘘,老太太,咱先把各自的信寄了!”李金凤说。    “好好!”    接下来,等排队寄信的时候,老太太的目光,一直落在李金凤身上,脸上也带了些笑容。    排了很久的队,终于轮到李金凤寄信了,她将信件的地址,写在了信封上,交给邮局的工作人员。    “寄到江北?邮票八分!”工作人员开口。    李金凤从兜里拿了八分钱,递给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亲自给李金凤贴了邮票,放到了身后的收纳木箱内。    “同志,你好,请问我能单独买些邮票和信封吗?”李金凤问了一句。    李金凤其实在之前观察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有些人是直接拿着邮票和信封来的邮局,直接将信递给工作人员就行。    一般来说,寄信,最值钱的是邮票,其次是信封。    一张信封是一分钱,邮票是几分到几毛不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