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9页  (第2/2页)
续说道:“说来也巧,前几日我们在街面上遇到一位妇人瞧着极为面善,闲谈起来方知那妇人竟是当年那小姑娘的阿娘。前几日妇人带了她家姑娘来家中做客,一问才知,她女儿竟叫云娘,听起来竟是与我们这位芸娘是一个名字呢。”    王夫人听罢,赞叹了一番,又奇道:“那小姑娘竟也能认出来玉哥儿?”    罗夫人笑道:“时日有些久,那妮子瞧着似不大记得往事,可说话之间竟也与玉哥儿极为投缘,可见世事就是这般妙呢!”    这世上除了芸娘能同玉哥儿说上两句农事,竟也有其他姑娘能和他说到一起去……王夫人身为玉哥儿的亲姑母,心中立时觉着,多几个姑娘让玉哥儿慢慢选自然是极好之事,便也将力撮合芸娘同罗玉亲事的力道松了些。    大人间说着这些话太过无聊,罗玉便悄悄同芸娘道:“芸妹妹,我带你去看我的蚕,现下已经结了茧,正好能看到蚕丝够不够粗呢!”    芸娘想着这位公子此前数次邀请她来看他的蚕,自然要满足他一回,免的打击了小少年务农的积极性。    她正要询问阿娘的意思,然而罗玉已经等她不及。小少年长期务农略显粗糙的大手牵着芸娘软绵绵的嫩白小手,稍稍用了些力气,便拉着她如风一般的跑出了房门。    罗玉的院子在罗府里占地极大,除了前院,后院还有一处园子专门拨给他栽苗木。    而前院里除了厢房和耳房外,其他的空余处也都搭了棚子,用来做各种农事试验。    罗玉要带芸娘去看的蚕养在前院的一间耳房里。    软竹编织的簸箕里,蚕茧不过二三十枚,有雪白也有金色,一个个饱满莹润,如同鸟卵。    芸娘伸手取出几个细瞧半响,又摇摇头放了回去。    蚕丝算不得多粗,对胸衣来说用处不大。    她再偏头去瞧,却忽的一愣。    引起她注意的是一只蚕。    这是所有蚕中唯一一只动作比其他同僚慢了许多的蚕,吐出的丝只形成两个八字形,连它自己的身子都未缠住。    两个娃儿静悄悄站在一旁,这只慢蚕也并不受打扰,依然如常的摆动着脑袋将丝液吐出来。    它此前吐出的蚕丝根根分明,极为结实,一根竟是别人的四五根那般粗壮。    芸娘与罗玉惊喜的相视一笑,又不敢出声打扰,免的它受惊身亡,可就前功尽弃了。    待出了耳房,罗玉又激动又得意:“我就瞧着这小子与旁的不同,此前其他蚕儿都开始吐丝,它还在不停嘴的吃;其他蚕都结茧了,它才慢吞吞吐丝。我日复一日念叨它‘你加把劲,我可是给芸妹妹夸下海口的!’一定是我今日还未来看它,它就悄悄的使了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