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3章定榜  (第1/2页)
    秦安首先拿起了那位传说中的亚圣之后,孟思儒的试卷。    第一眼,秦安便被那工整的字迹,娟秀的排版所吸引了,暗叹此人必定是个极为严谨之辈。    不然不可能处处体现的如此细节。    之后沉下心来阅读,秦安的眉头却是不是微皱。    此人不愧是儒家出身,这一点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的气质中便可看出,有着浓重的学派思想在其中。    一直以来,秦安从来都没思考过,到底哪一个学派才是最好的。    事实上历史证明,一切并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这个时间点的。    儒家学派的东西对于掌权之人来说,有利有弊。    儒家所宣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于加深中央集权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但是他们太霸道了,一旦儒家得势,必定没有其他学派的活路。    在此刻的天元大陆之中,学派之争的严酷程度甚至要胜过国与国之间的明争暗斗。    而且,一旦儒家得势之后,秦安前世的经验一直都在告诉他。    他们会试图掌控君王,甚至架空君王。    这种事绝对不是作为一个掌权者愿意见到的。    从秦安个人的角度上来说,诸子百家,他最喜欢墨家,与世无争,脑子里成天装着兼爱非攻这样的童话故事。    闲暇时光也不忘了钻研机关锻造,好掌控,同时有实际作用。    其次喜欢的便是法家,对君王听之任之,永远维护自己的主公。    因为法家之人的权力,全部都来自君王,他们自然会极力维护。    再往后,便是纵横家了。    无他,秦安喜欢不拘一格之人,他一直认为治国不能按部就班,那样太过呆板迂腐,这也是他一直重用张义的原因。    至于儒家在他心中的地位嘛...    恐怕还要继续往后排。    这一次孟思儒的文章,写的花团锦簇,但实际上所谓的治国安邦的方阵,永远没有离开儒家的条条框框。    这证明此人是一个极为虔诚的儒家学派之人。    这样的人未免太过古板迂腐,秦安不喜欢。    面无表情的放下孟思儒的文章,秦安又拿起了李思的试卷。    无论从字迹还是拍板上面来看,比起孟思儒差了不止一个级别。    但是这个内容,却十分吸引秦安。    李思关于治国的策论,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    跟在秦安身后,不惜一切代价完成秦安所下达的每一条指令,便可治国安邦。    这片文章已经不单单是一篇策论那么简单了。    分明是对一篇马屁文章。    通篇肉麻的马屁,用极为华丽的辞藻,宣扬了秦安的种种功绩,有些连秦安看着都感觉夸的太用力了。    不过这个李思的字里行间,却也并不仅仅是拍马屁那么简单。    他透露出一种很可贵的品质。    识时务。    秦安认为张义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才竭力举荐李思的。    这一切,还要从头开始说。    李思为什么不断拍秦安的马屁,为什么他认为这就是自己的治国安邦方针?    那是因为他看得清局势。    知道现在大秦,谁才是天,谁才是真正的治国安邦之人!    臣子对于秦安来说,永远都只是辅助,帮助他处理一些日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