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 套路太深  (第1/2页)
    进入1990下半年,陆坤可以明显感受到,安桂省内的通胀已经基本稳定下来。    前几年学潮的乱子已经彻底过去,人们越发珍惜稳定有序的生活。    社会零售业的状况正在迅速转好,重新变得火热起来。    陆坤看着最新的财务报表,不禁有些兴奋得难以自制。    不亲身经历这个时代,真的难以感受到这种火热。    华坤系所属的一个小型校园超市,仅仅半个月,就创造出销售总额二十七万人民币,纯利润5.4万人民币的成绩。    陆坤有些目瞪口呆,这钱未免太好挣了吧?    这实在是太疯狂了。    抢购潮不是早就过去了吗?    陆坤详细地问了统计部具体的情况,得到的回答让他有些苦笑不得。    主要原因就一个,老百姓实在是被前几年的通胀给坑怕了。    现在有点钱的家庭,都学聪明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爱把钱存银行里了,工资一到手,直接囤积生活日用品。    粮、油、米、面、大白菜、白糖、洗衣粉等,已经成为华坤系目前最畅销的产品品类。    老百姓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生活智慧。    1990年,1991年以及1992年下半年,整个中国的社会通胀率都处于低位,算是难得的好年景了。    然而好景总是不长。    进入1993年、1994年,社会通胀率,那才叫涨得疯狂!简直就跟后世房地产经济爆炸一样。    一百块钱的购买力,可能还不及1991年的三十块钱的购买力。    ......    “当家的,你说,咱们要不要买点国债?年利息百分之十五哎?只需要存满五年就可以领到钱了”,刘丽萍拿起陆坤看过的一张报纸,一脸惊喜地拍拍陆坤肩膀问道。    很多人都听说过国库券这玩意,但却少人知道它的“孪生兄弟”国债。    国库券是不记名的国债,期限一般都在1年以下,国债一般都是指1年以上的债券。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买国库券赚了钱,而买国债,几乎所有人都赔得底掉的主要原因。    陆坤嘴角抽了抽,有些无奈道:“你要是想支援国家建设,那就买点,要是想着靠这玩意挣钱,那就算了,这玩意是不可能赚到钱的”。    “为啥买这玩意不挣钱?”,刘丽萍有些迷糊。    这摆明了是躺着赚钱的事情啊?可比存在银行利息高多了!    刘丽萍手上有不少钱,陆坤估摸着得有十来万。    这些钱都是陆坤私底下给她的。    虽然刘丽萍整天闲得发慌,也不大用得到钱,不过陆坤还是给了。    钱挣来就是花的。再说了,给自己老婆花钱,没哪个男人会舍不得。    “多想想你的钱是借给谁的,印钱的又是谁,你就知道了”,陆坤解释了一句,没再多说。    为什么1993年、1994年通胀率爆炸,这虽然与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有关,但陆坤估计,大概也与债券到期脱不了干系。    债券到期了,国家没钱还,但又不能赖账,怎么办呢?只好让印钞机连轴转,马不停蹄地印钱。    这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