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页  (第1/2页)
    阮正恭谨地退到殿外。    殿门关上,微风吹来,阮正才发觉背后凉凉的,他竟然出了一身冷汗。    陛下端坐深宫,却连一个七品县令家里有一罐贡品茶叶都一清二楚。阮正想到此,不禁汗毛倒竖,这位陛下看着年轻,可真是一点也糊弄不得。    *    “童田畯,这些大麦都发芽了啊,可不能吃了。”有人路过童冉的院子,见到他院子一角平平整整地铺着许多大麦,全都已经发了芽。    “哎呀,这大麦收上来要尽快晒干的。”    “田畯这儿怎么会有这么多大麦,咱的麦子还要过两天才收呢。”有人问道。    这一问,提醒了路过的众人。    童冉听到外头的声音,走了出来:“这些都是去年的陈麦。”    “童田畯,您要吃麦子等咱的收了给您送些过来,吃陈麦做什么呀?”有人道。    童冉笑笑道:“酿酒。”    “酿酒?”    其中一人恍然大悟:“田畯,您前些时候说,大麦还有别的吃法,可是这酿酒?”    童冉点头。    大家左看看右看看,面面相觑,他们听说过用大米酿酒、高粱酿酒、糯米酿酒,甚至桃子、杨梅什么都可以酿,可这大麦酿酒,却是第一次听说。    酿酒可是门好手艺,家里有喜事要喝酒,有丧事也要喝酒,高兴了要喝酒,难受了也要喝酒,若是这大麦能酿酒,而这酒又好喝,他们可就再不愁卖不出去了!    “田畯,这大麦酿酒的手艺你可得教咱们!”一个大婶道。    “我现在就要做,你们可愿帮忙?”童冉问。    “要的要的!”立刻有人推开童冉的院门走了进来,撸起袖子问,“怎么帮?”    “先替我将这些麦子磨成粉吧。”童冉道。    “好嘞!”几个村民找了竹筐,将发芽的麦子装进去,带去村里的磨坊磨粉。    华夏传统是喝用大米酿的白酒,白酒度数高,也不是人人都合适。相比之下,度数低,像饮料一样可以解渴的啤酒,则受众更广,更容易推广。    可惜这里没有啤酒花,酿不了现代意义上的啤酒,童冉用的方法更类似于古代埃及人的酿酒之法。    这种古埃及的啤酒原料很简单,只需要大麦和水便好,童冉便想试试看,若是成了,也许能替这些村民们增加一些收入渠道。    不知道他家小老虎会不会喜欢,如果喝醉了的话,大概怎么揉它也不会反抗了吧。    来帮忙的村民们动作麻利,童冉到磨坊的时候,他们已经磨了大半。磨坊在村子中间,不少路过的或者得了消息的村民们也陆续聚了过来。    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