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和_分节阅读_371  (第1/2页)
    明明信是写给沈瑄的,怎么会到魏国公手里?    叫来送信的高福,孟清和开口便问:“这是怎么回事?”    “回伯爷,信是国公爷拿给魏国公看的,国公爷告知卑下,若伯爷问起,便说是他的意思,照信上所言行事即可。”    “国公爷真这么说?”    “卑下不敢欺瞒伯爷。”    沈瑄拿给魏国公看的?    捏了捏鼻根,一时间,实在猜不透他的用意。正如当初他送给自己一个空匣子,自己也猜测了多种可能,事后证明,同国公爷的真实意图完全背道而驰。    不过,沈瑄不会害他。    这一点,孟清和始终坚信。    挥手令亲卫退下,孟清和又拿起信纸仔细看了一遍,心头一动,再翻开朱高煦的来信,两相比较,脑海里隐约闪过一个模糊的念头,顿时一凛。    告知兵仗局,按魏国公所言行事……上报天子?    孟清和猛然起身,握着双手在室内踱步。    莫非是在提醒他,朝中又有人要找他麻烦,盯准的就是火器?    希望是自己多心,但多心总比事到临头手忙脚乱的好。    又仔细看过两封来信,更深的意思,他暂且猜不出,但提醒他将大宁制造火铳,改进制铁之法上报天子,绝对没错的。    兵仗局,顺天府。    白彦回,魏国公。    大宁,南京。    制造鸟铳一事,在杂造局里不是机密,传入京城却不会这么快。    会是锦衣卫?孟清和摇摇头,如果真是锦衣卫,此刻驾帖早上门了。    孟清和停下脚步,磨了磨槽牙,到底是谁想找他麻烦,还真不好猜。    大宁是块肥肉,毋庸置疑。    宁王朱权被安置到南昌之后,大宁并未设立布政使司,也没有按察使司,政务军务皆由大宁都指挥使司管辖。    以往,大宁荒凉,时常要靠朝廷周济,自然无人关注。    如今大宁开互市,大规模开垦荒田,鼓励边民放牧,同归附部落和女真贸易,日渐富裕,粮税堪称北疆之首,有人想摘果子,不稀奇。    理由也很正当,天子要迁都北京,大宁不再只是边塞要冲,更是北方经济要地,只设立都指挥使司,一切实行军管,不合适。    之前,朝廷隐隐有风声传出,要在大宁设立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由南京直接派人。    孟清和并不抵触,真要来,他接着就是。    天子迁都之后,曾为北平行都司的大宁自然不能全部掌控在武将手中,朱棣本人也不会乐意。    只是他没想到,事情会来得这么快。而且,对方的目的恐怕不只是在大宁新设衙门,派遣官员,之前在大宁说一不二的都指挥使司,才是最终要下手的目标。    想想也对,不把大宁都指挥使司打趴下,即便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设立,也是个橡皮擦的职能,无论是想大展拳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