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3章,冬天里的野望(求订阅!)  (第3/3页)
“我跟曹茉是多年的朋友,如果你需要用钱的话,签完合同后,我们可以预支下一单的利润。”    张宣秒懂,“商业承兑汇票?”    李梅回答道:“是,报社不差钱。”    张宣当然知道这年头的报社不差钱,紧着问:“贴息几个点?”    李梅竖起2根手指:“只要放弃2个点,可以提前把钱从银行取出来挪做它用。”    听到只有2个点,张宣不由再再再次高看她几分,这女人的人脉和手腕可以啊,果然厉害。    张宣想了想,又问:“华西都市报那边,也可以采用商业承兑汇票吗?”    李梅说:“如果你想要,可以。”    张宣接过下一单的合同细细浏览了一遍。    其实合同也没什么好看的,主要还是关注利润点。    下一单利润还是没到5%,利润还是没到外贸的红线。    张宣蹙眉一阵,见李梅沉默望着自己,许久后把合同还给她,好奇问:“你打算什么时候提价?”    李梅解释说:“下半年。”    “嗯。”    张宣应一声,直接往前走。    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盘算。    这一单下来,新民晚报的600万已经到手了。    不出意外的话,华西都市报那360万应该也没问题。    除去税收、运输和人工等成本,一单净賺取960万,不看利润点,光看金额,可真是不少了。    多有多份抛掉回扣和其它支出,这一单可用额度算920万。那下一单通过商业承兑汇票可以提前预支940万。    920加940,是1860万。    加上自己卡里的126万,盈泰外贸公司的840万。    拢共2826万!    才2826多万啊,离需要的4300万还差的有点远。    而且如果拿下纺织厂的话,还有100多工人需要安置,这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张宣揉揉太阳,真是伤脑筋,升斗小民弄块地皮好难。    他现在只祈祷纺织厂没人截胡,没人有自己这样的眼光。    要不然跟人茬起来,到时候就不只是拼钱了,还得拼关系。    不行,那纺织厂可以不急,但这商铺后面的2.2万平米空地可以先拿下。    毕竟才1600万而已。    老夫现在财大气粗,得试一试。    思绪到这,张宣立即把想法跟李梅说了一遍。    听到张宣真的要进入商业地产,李梅显得比他还高兴,提着包走路带风地表示:    “没问题,回羊城后我就准备递交地皮申请手续。”    来时坐飞机心惊胆战,回去的飞机倒是一帆风顺。    一出机场,两人就分开了。    李梅要回去准备地皮申请手续,还要张罗着去一趟俄罗斯。    而张宣呢,打算回租房见见杜双伶。    虽然前后才两天不见,但却差点生离死别。他此刻很想见见自家媳妇。    一路急急匆匆,回到租房时已经是下午五点过了。    二楼,开门,进门,屋子里找一圈,杜双伶不在。    想了想,去三楼,最左边,敲门。    一阵敲,里面没回应,似乎也不在文慧这。    蹭蹭蹭跑到一楼问老邓:“看到双伶回来了没?”    老邓扶扶眼镜问:“这两天你去哪了?”    张宣回答说:“挣钱去了。”    老邓伸长脖子问:“挣了多少?”    张宣眼睛瞟瞟,嘚瑟道:“1000万。”    “多少?”    “1000万。”    “多少???”    “1000万!”    嚓!    一声响,老邓右手一抖,夹煤球的铁钳掉在了地上。    煤球碎了。    还砸碎了一个。    老邓回身不敢置信地问:“做外贸挣的?来钱这么快?”    张宣抬抬下巴:“要不然呢。”    老邓语噎,好一会儿后菜说:“那我是不是要辞职跟你干了?”    张宣高兴笑了,半真半假说:“你还当真了?”    老邓呲牙咧嘴:“我老邓一口唾沫一个钉,说话算话。除非你主动解除约定。”    “怎么可能!”张宣抬高语调说:“先把辞职信写好,等我通知。”    然后重复问:“今天看到双伶没?”    老邓回答说:“看到了。小杜和文慧、还有那个青竹姑娘,下午在二楼呆了一阵,后来又走了。”    得到确切消息,张宣懒得再跟老邓废话,回到二楼,进书房。    经历飞机事件,他现在有满肚子话要跟人诉说。    掏出从空姐那拿回来的遗书,展开,安静几秒后,张宣拿笔开始给米见写信。    ps:求订阅!求月票!    订阅掉的太多了,请大家订阅支持下,给点信心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