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1章 一个人的两面  (第2/2页)
和安排。    王希烈知道张居正亲临,可不敢拢过去。张居正也无暇理会,看都看没看他一眼。    这场大火,直至薄暮时分才被控制住。    灰飞烟灭,一片狼藉。    哭天喊地,尽是哀怨。    据初步统计,烧死了四名官员,围观民众烧死十二个,烧毁了胡同里的四十多间民房,被踩伤、烧伤的人上百个。其中有十几个伤势重者,也是奄奄一息命悬一线。    佟祯的夫人也在这场大火中丧身。    佟祯的棺材被烧成一堆黑炭,只留下一堆老骨头见证着这场突如其来、波云诡谲的大火。    所幸佟宝被水墨恒救了出来。    谁也没想到,一场悼念仪式,最后演变成了一场火海。而生前正直纯朴的佟祯,死后被人利用,竟换来十几个陪葬的。    死者伤者一一被抬走。    张居正这才发现,原来水墨恒也一直在场。    魏学曾被抬走。    王希烈被架走。    只剩下忙碌的火铺兵卒在收拾残局。    回来的路上,张居正问:“你也参加了悼念仪式?”    水墨恒摇头,一直在思虑着这场大火是如何发生的,黄飞说是人为的,其实他也有同感。    这场火,与水莫居那场火,不是一个级别的。    但不得不说,这场大火帮了张居正一个大忙。王希烈还敢跳吗?还敢扬言闹事蛊惑人心吗?    绝对不敢。    而张居正也可以放手追究肇事者的责任,而不再需要顾忌各种流言、詈骂。    两人保持沉默,都在想着心事。    水墨恒除了思虑起火的原因,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还有魏学曾救人的场景。    那是一个铁汉的形象。    高拱一生自视甚高,瞧不起人,却对魏学曾青睐有加,看来不光只是门生的缘故。    这让水墨恒又想起了高拱被逐时,朝中没有一人敢为高拱说话求情,唯有魏学曾敢。    张居正想着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不禁摇头苦笑,忖道:“多行不义必自毙,人在做在天看啊!”    “先生,想问你一个问题。”水墨恒突然开口。    “问吧。”    “先生是否已打算将魏学曾大人调离京师?”    “为什么突然问这个?”张居正没有表态。    “虽然这次悼念仪式魏大人参与了,可在这次大火中,他表现得十分勇敢,我与他在火海中相遇六次,他死活不肯自己逃生,最后晕倒在地。也就是说,他最少救了六条人命。”    “魏学曾这个人,不可与王希烈同日而语。”张居正简单地评价了一句。    “今天,让我看到了他的另外一面。”水墨恒感慨地说。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我又何尝不想留他在京师呢?只是,他的心一直在高老那儿,不为我所用呀!”    张居正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接着说:“据我了解,他是一个十分念旧的人,这次京察,对于他的去留,我会谨慎考虑,并尽量做好妥当的安排。”    水墨恒微微颔首,也不好再说什么。    张居正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魏学曾是个人才,我承认,我也欣赏,可不与我一条心,那对不起!    “佟祯的儿子呢?”水墨恒突然想起佟宝。    “吓得说不出话来,已经被人送到孤儿收容所。”张居正道。    “哦。”水墨恒应了一声。    天色向晚,两人都很累,也没多说什么,各自回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