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伦敦之春_第3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章 (第2/2页)

 虽然是为了推销报纸,但汤姆显得不卑不亢,自信演说着报纸的念和宗旨——《约克新报》是一家致力于为英国国民发声的报纸,它们支持建立完善的国民保障体系,以媒体的影响力维护底层人民的利益。

    致力成为不仅在约克郡有影响力,用影响力建设约克郡的经济,还要与那些固守伦敦的利己主义至上的保守派抗衡。

    那种独属于十七岁这样年纪的想信念在这位年轻人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你怎么忍心嘲笑他的想过于幼稚呢?

    古宾森太太很欣赏这样的年轻人,但她虽然是议员妻子但是对时政并不感兴趣,除了那些丈夫需要订购的时事新闻报,她自己订得都是面对家庭主妇的新闻杂志。

    她需要问过丈夫是否需要后再决定是否为家里增加这么一笔开销,不过作为工党议员,她的丈夫肯定对此有兴趣。

    然而古宾森先生忙于大选,整日辗转不同选区为自己的派别站台拉票,她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和丈夫讨论这件事情。

    在此期间,汤姆为了确定结果时常跑到古宾森家,古宾斯太太看他实在热情,就为汤姆提供这片富人区的情报帮他找到推销报纸的窍门。

    后来终于她找到机会和丈夫说了这件事,古宾森先生对这样一份报纸十分感兴趣,于是用自己的影响力让《约克新报》逐渐在约克郡立足。

    一来二去古宾森太太和汤姆逐渐熟稔,两人成了要好的朋友,互相来往信件。

    偶尔休息日时也会找地方喝咖啡闲聊,这是古宾森太太忙碌无趣的生活中难得放松的惬意时刻。

    “我原先只把他当弟弟看待,如果我的弟弟顺利长大成人,也会像汤姆一样神采飞扬,为了自己的目标奋斗。”

    艾莉森在脑海里勾勒自己弟弟可能的模样。

    后来,两人的关系迎来转变。

    一次出游中,他们突然遇到了爆炸事故,混乱的废墟和受伤呼喊的人群唤起了战争的回忆。

    那恐惧被深深烙印在身体深处,创伤破土而出。

    古宾森太太惊恐发作,汤姆一直陪在她的身边,紧紧握住她的双手。

    “战争过后,我第一次对别人说出了自己的过往,连我的丈夫都不知道这些。我忘不掉热带风中混淆的腐烂气味,你们很幸运生于战后,不必经历这些。”

    艾莉森对汤姆说了许多,不苟言笑的父亲,温柔和蔼的母亲,活泼可爱的弟弟。还有那片如红宝石般在阳光下闪耀的玫瑰茄花园,用人会拿那些红色花萼做连衣裙的染料,会把花骨朵晒干做可口的花茶……

    望着汤姆看向自己的眼睛,艾莉森意识到自己无法再把汤姆当弟弟看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