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6章 (第1/2页)
“行,听老东家的就是!” 话落,崔阿爷和阿奶就先回了家,给了钱,给了菜,邻居老刘家听到是因为二孙子考上童生要进城,也跟着与有荣焉的很,因此钱没收,菜留了就补充说道。 “做了那么多年的邻居,若这一顿饭都要收你钱,岂不是坏了两家的情分,再说了二牛考上童生是大喜事,他现在才十五六岁,往后前程大着呢,我们啊等着村里出状元嘞!这样日后我还能出去同别人吹吹,说我家隔壁就是状元屋呢!” 崔阿爹被刘老头这话给逗笑了,也就不推诿。 带上还在织布的三儿媳王氏,让大牛去书院把上学的四牛叫回来,顺便还踢了踢睡梦中的三儿子就带着一家人进城去了。 他们这一走,石泉村又热闹了。 众人都在讨论说这崔家祖坟葬得也太好了,怎么子孙个个出息,有姑娘的人家纷纷后悔,应该趁着二牛还没考上就定下亲事的,现在,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可就“高攀不上”咯! 于是,已经有女儿嫁进崔家的张家夫妇二人成了众人围观和称赞的对象,都在夸他们家有眼光有魄力,这让张家夫妇也是有点受宠若惊。 不过发自内心的为亲家一家高兴! 等崔大牛把一家人给接来城里的时候,晚饭的时间都过了,三处食肆,歇业最早的就是素斋饭店,然后是贺春街,最后是庆春街。 客人散了,但崔家食肆仍旧亮着灯火。 雅间内,崔家爹娘早就准备好了一桌的饭菜,准备替二儿子庆功。 还特意请了聂知事,书院院长,赵平和在店里帮工的娘子们留下一起吃饭。 她们自觉不太合适,所以单独在雅间外摆了一桌,至于里面则以院长,崔阿爷,和外爷为尊,此刻三人都在真心的祝贺着崔令扬的过关。 “县试简单,你能应付下来我也不觉奇怪,好好用功,明年若是能过了府试,那你可就是咱们县里年轻一辈的秀才了,这可是能送匾额的!到时候,你们一家人更会以你为荣。” 兆县的规矩,秀才家都能送匾额。 赵秀才的家里就有一块,也因为有这匾额,既能免徭役又能免赋税,所以他才能一个人仅靠在村子里教书的那点微薄收入养大了崔阿娘。 如今崔家也不至于交不上税钱,但能免,这样的好事谁又会不喜欢呢? 崔令扬起身,对着院长就恭敬一鞠躬,随后严肃认真的回答道。 “学生谨遵院子之教。” 那院子也高兴,这样有天赋还肯踏实苦学的孩子可不多了,因此能培养出一个,对于他而言,也是一份肯定。 崔阿爷没读过书,大道理讲不出来,但他端酒敬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