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4章 (第2/2页)
可以形成最坚固的牢笼, 将被盯上的猎物牢牢束缚住。 所以小的时候,冼昭明经常用这个能力带着弟弟去抓兔子或者野鸡。 那是一段冼诏诲现在回想起来都会觉得很快乐的时光。冼昭明是个很好的哥哥,即使两人出生的时间只差一个时辰,但他依然会自觉地肩负起照顾弟弟的责任。 两兄弟的父母也没有因为冼昭明那衍生的天赋而对他格外的偏爱,反而是担心弟弟冼诏诲会因此自卑而对他多留意几分。 冼诏诲就是在这样万千宠爱中长大的。 直到有一年,一伙儿妖精和恶灵勾结,埋伏了冼诏诲两兄弟的父母,父亲为了保护年幼的两个孩子选择和凶犯同归于尽。 母亲勉力带着兄弟俩逃了出来,但仍然伤势过重,在病榻缠绵了两个月后还是去世了。 而那两个月,就是冼昭明施展灵缚之术,将自己和母亲绑定后抢下来的时间。只不过那时候的冼昭明毕竟十岁,妖力微薄,即使拼命修炼,也依然敌不过生命从母亲身体里流逝的速度。 冼诏诲自小在父母兄长的宠爱中长大,远没有哥哥冼昭明成熟,他看着哥哥和妈妈缔结了灵缚之术,便以为母亲绝不会像父亲一般在自己眼前消失。 直到有一天,兄长突然从睡梦中叫醒,叫他带到了母亲的病床前,命他磕头,他才发现,自己的母亲还是死了。 这不怪哥哥。 小小的冼诏诲这么想着,但脑海里还有另外一个在小声说:如果哥哥再努力一点,妈妈就不会死了。 冼昭明也是这么想的。他将母亲安葬在了父亲身边,又封闭了启昼山,带着弟弟隐居在这座从人间消失的仙山里,更加拼命地修炼。 这时候修炼有什么用? 有的时候,幼小的冼诏诲看着修炼的哥哥,心里会长出一丝怨毒的痕迹来。 不过那都是十岁前的事情了。 在后来漫长的时光里,冼诏诲明白了什么叫人力有穷时,那点幼年时天真的怨恨也被抛在了脑后,就此淡忘了。 后来两兄弟在山中修炼了三百余年,自觉不惧外敌后,重开了启昼山。冼诏诲对山外的世界没有向往,哥哥冼昭明却读了三百年的书,迫不及待想下山证明自己的才学,于是从父母留下的财产里分了一点出来,抓了一个误入启昼山的举人,用愿诺的能力和自己互换身份,兴高采烈地去科举了。 然后身在启昼山的冼诏诲就收到了哥哥的抱怨,说三百年过去了,考试的方法都变了,自己还得重头学起,简直像个文盲一般。 冼诏诲看得乐不可支,拿着哥哥的书信去和自己最近新交的朋友朱曼仪朱曼淑两姐妹展示,顺便指派哥哥多买一些人间好玩的东西寄回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