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虚侯  (第2/2页)
再不称职,好歹也是职业官僚,对很多事情的考虑比想当然易冲动的天子,要更加的深远。    王直去职容易,一旦其走后部下反叛,朝廷当然要视之为盗,王直的官位,勋阶,是不是要剥夺,如果有官员提议将王直拿捕,韩钟坚持不可,到时候必定又会闹出大风波来。    就算酬劳王直今晚的功劳,代价也是太大了一些。    官职勋阶,包括钱粮赏赐,韩钟都可以应允,但现在把王直放回明州,韩钟也不敢随意应允下来。    “在下明白了。”王直略有些沮丧,但还是面色沉毅,显然这个问题早就考虑过了。    “一两年内,在下会扶植一个叫朝野放心的部下接位,到时候再来和相公禀报。”    “如此最好。”已经看到内东门,韩钟的心思已经又放了回来。    围着刘知远府邸的郎卫已经被召回,期门令徐子威被下令不得入宫廷内,就在外主持郎卫站班。    很多郎官神色委顿,他们身上还披着几十斤的铁甲,看起来如铁人一般,但经过昨晚的事情之后,很多朝官看过去的眼神已经充满鄙夷。    徐子威更是灰头土脸,率两千多人,硬是拿南安侯徐子先的一百多人没有办法,这事传扬开来,除了天子和郎卫的颜面受损,徐子威的形象也是跌落不少。    石遇吉和陈常得也带人赶了回来,在韩钟身后,整理着乱七八糟的郎卫队伍。    很多官员都穿着朝服,站在宫门殿外。    中尉李健率数百郎官,执戟持矟站在内东门外,见韩钟至,李健行礼道“陛下只召岳峙,邓名,李恩茂等管军入内陛见,还要请相公稍待?”    “胡说八道!”韩钟明白这是天子的小手段,是要叫朝官看出天子的疏远与防范,不使韩钟的权势在短时间内急剧膨胀,但韩钟怎么能叫天子如愿?    “昨夜出了那么大事,我位列左相,当然要面见天子,中尉将我挡在外头,可是要隔绝中外?”    这个大帽子砸下来,李健面色大变,身形都是僵持起来。    “下官奉的是圣命……”李健道“相公之言太重,下官承受不起。”    “本官是宰相,协理天子处置军国大政,不论宫中府中,凡事俱可过闻处断。”韩钟盯着李健道“中尉可知道,天子宫中诸事,就没有本官不能知道,也不能与闻的事情。天子若阻本官,是天子失礼,而不是本官失职。”    宰相之权,原本就是如此!    而当宣宗之后,却是很少有宰相敢于当面说这样的话,宫中府中,宰相俱是有权力听闻,处断!    在场的官员,无不显露出复杂的神色出来,这算是大魏宰相与君主的再一轮交锋,天子昨天晚上几乎要宰相的命,韩钟今早的报复,怎么说起来也不能说是有多过份。    “下官不敢。”李健几乎要匍匐到地上,说道“请相公入宫,下官急速派人奏报给天子知道。”    就是说还是要提前知会一下天子,免得官家太过意外和难堪。    “可。”    韩钟傲然应诺一声,环顾四周,数百朝官皆是长揖为礼,四周的郎卫,面露茫然和惊惶之色,当然不会有哪个大胆的过来,执戟拦住韩钟入宫。    “右相也来了。”徐夏商的身影也是出现在众人眼前,相比盛气凌人的韩钟,徐夏商的神色就从容平淡许多。    看到这位老相国前来,很多官员提在半空的心一下子落在了实处。    不管怎样,左相至,人们感觉到的是威权凌人,而右相似乎就代表了大魏的法统,传承,令人心中安定。    “天子安,京师安,百官安,禁军并百姓安。”徐夏商老迈之躯,站在韩钟面前声势却是丝毫不弱。    “老相国放心。”韩钟苦笑道“现在的这局面,从天子到百官,谁不想安稳下来?以在下来说,昨夜真是惊魂未定。幸得南安侯徐子先为助,否则在下尸骨已凉矣。”    “作恶的是刘知远,所幸其已经伏诛,以谣言惑乱朝政,迷惑君上,死不足惜。”    这也算是徐夏商得到承诺之后,对韩钟的承诺。    左右相一起,代表的是朝廷威权和舆论,两人合作,刘知远伏诛的风波很快就会过去,对朝廷威望的损害,也尽量可以降到最低。    “南安侯真是勇武非常。”韩钟看着徐夏商道“仿佛是朱虚侯故事,朝廷当不吝厚赏才是。”    “拔苗助长也不可取。”徐夏商道“有能耐的宗室,也可以重用,但不宜留京,待他过了锁厅试再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