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0章 陈鹏和赵宪民的建议  (第1/2页)
    第二天,赵宪民回家去了,张兴隆自己拎着样品出来去找客户。    他也没有目标,就随便找了个方向开始走,反正就是扫街呗。    公司对新业务员还是给了一些政策的,也是为了他们能快点成交建立信心,比如产品的价格就比正常销售低下来一块,不过也仅限于新业务员。    老业务员如果卖的低了就没有提成了。    就这样,张兴隆开始了新的生活,做起了业务员。    慢慢的公司内部人也熟了,外面也跑熟了,也可以叫做成功融入,没有了一开始的生疏感。    公司内部的事也渐渐了解了一些。    公司在东陵那边买了地盖了自己的厂房,已经投产了。    陈鹏这两年在鞍山开了分公司,不过好像经营上有点问题,分公司撤了,这才回来做的业务经理。    赵宪民现在手里的订单已经超过了二十万,陈鹏也相差不多,而业务最少的老夏只有一千出头。    公司里的业务员按业绩排列现在是赵宪民,陈鹏,王安军三个人,而且好像一直就是这三个人排在前面,至今没有人能够超越。    陈鹏的主要客户在鞍山沈阳这一片儿,赵宪民是省内省外都有,王安军的客户主要在吉林那边,三个人的客户都特别稳定。    每天晚上回宿舍睡觉,白天就拎着样品去逛街,这就成了张兴隆的日常。也是所有业务员的日常。    转眼一个月就过去了。    张兴隆领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份正式打工的工资,三百八十块钱。    “老张啊,你这个月总共卖了三百五,我给你开了三百八呀。”拿钱的时候,老板笑着打趣了张兴隆一句,让张兴隆心里有点不舒服。    但是没办法,人家说的是事实,他这个月就订出去一千个帽子,还是走的最低价。    “老张,我给你提个建议,你可以回本溪跑跑,那边你是坐地户,比谁都熟,肯定好谈,等手里有点客户了再往外跑,比你这么乱撞强。”    晚上睡觉的时候陈鹏给张兴隆提建议:“你看,我是鞍山的,我的客户大部分都是鞍山的,可信度在那摆着。老赵抚顺那就是他后花园,王安军是吉林的,吉林他通吃。    王军是内蒙的,彰武那一片儿基本都是他的地盘,这就是根据地,你看老李老夏他们,都是和你现在一样乱跑的,能看出来不?”    赵宪民在洗脚,眼镜放在一边,眯着眼睛看着张兴隆:“陈鹏说的,也对也不对,你就听一听,怎么跑还是你自己琢磨,这东西呀,全得看自己。    个人有个人的想法,人这玩意儿,说话做事性格都不一样,个人有个人的套路,跑业务就是去和人家套近乎,让人买你东西。    这玩意儿,怎么说呢?运气其实占一大块,没法教,也没法学,要是能教的话,咱们也没说藏着掖着什么不说呀,那老夏,少给他说啦?    他就是卖不出去你说怎么整?我感觉,老夏那得给他配把枪,进去把枪顶老板脑袋上,不签合同就崩了你,要不然就够呛,笑嘻嘻的说话总跟不上趟。”    “这玩意儿,性格确实挺重要,不好说呀,感觉使不上劲儿。”陈鹏抱着脑袋躺在枕头上看着上铺的床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