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3章 媳妇 (第2/2页)
玉佛,非要他带上。 要是尊好玉料,王肃都能当了换盘缠。偏偏玉料又差,跟块石头也差不多。 王肃只得一路吭哧吭哧扛到边关,幸喜这边风大,当挡门石倒是刚好。 如今看到小殿下收到尊瓷观音,他忽地有种莫名庆幸。 娘跟娘的好,都是比较出来的。 那玉佛他好歹用上了,这轻飘飘的观音,有啥用啊? 只他想走,小殿下却触动心事,主动把他叫住,吞吞吐吐,一言难尽的问。 “王大人,你说……这个娶妻当娶贤,当作何解?” 王肃眼睛一亮,“若下官解答得好,那粮食或那抹脸油……” 小殿下鄙视的白他一眼,“你以为孤要这些粮食干什么?就是去跟人换牛羊皮和牛羊油的。去年白冻死那么多牲口,总得给百姓一条活路吧?” 牛羊皮剥下来,正好可以给人做靴子。师姐就不怕没得穿了。 牛羊油做抹脸油的配方,已经拜托长春真人的弟子们,开始研制了。回头弄出来,不也给师姐多一条财路么? 小殿下可不象他那“阴险狡诈”的薛师兄,哄着上官令去堪察地质,给当地百姓找营生去了。 暗地里,肯定是想偷学先生的堪舆(看风水,仰观天象,俯查地理)之术。 可那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眼见这么多人要吃饭,要过日子。还不得靠他这个师弟,找个来钱快的门道,好让百姓有活干么? 可边关购物不易,边民们干活也不要银子,只愿收粮食布帛。 小殿下正愁拿着银子也没人干活,正好美娘就送来了这些东西,可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就算其中大半是王府出的,但平安那个笨笨的,哪有这脑子?小殿下还是把功劳安师姐头上了。 这玉城虽不是他的封地,但小殿下想着既然来了一趟,就给百姓做点事情再走。 若边民日子好过了,边关不打仗,受益的也是全大燕的百姓啊。 王肃真不知道他们师徒竟有这般仁心。 不觉肃然起敬,也不笑话殿下小小年纪就想媳妇了,认真道。 “所谓娶妻当娶贤,臣以为有三点。一,门当户对,父母贤达。二,待人贤惠,品性贤良。三,治家有方,能教养得出孝子贤孙。” 挺有道理。 爹娘好,养的孩子都不会差。且长辈明白事理,拎得清轻重,就少很多矛盾。 本性好,为人贤淑就不提了。 会教养孩子,不溺爱不娇惯,儿女成材,家和万事兴。 小殿下不是凭空问这个,他今儿参加一场婚礼,又同时收到美娘妹妹和亲娘的东西,这一对比,让他忽地就深思起来。 要说徐贤妃也不是坏人,但就象那伍长说的,光会嘴上关心,有啥用啊? 还是得能做实事才要紧。 而美娘除了爹娘差点,但她现在有贤达的先生和师父了。所以三项全优,堪称良配! 将来找媳妇,就得找这样哒。 上官先生说,凡事要先树立一个目标,再奔着去做,就好了。 那么如今,美娘就是小殿下找媳妇的标杆了。 可过不上数日,小殿下这标杆就没用了。 当上官令总算从大弟子手下逃脱,回家歇口气时,整个边关都知道汉王殿下大概、可能、已经说上大小老婆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