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六章攻打金国前的准备  (第2/2页)
大王北伐金国,有不臣之心,大王要对付法师您。”    妙清面色一如往常道:“大王会如何对付我?”    “法师,在下只是一个粗浅商人,在王都听了一些流言蜚语而已,做不得真,但担心法师安危,还是要提醒法师一句,早做防范。”    “姜官人,我们是好朋友,平僧当然是相信好朋友的话。”    姜少彬对妙清行了一个佛礼,便将话题转移到生意上。    他知道,让妙清这么快相信,是不可能的。    所以,皇城司的间谍一个月前就打入了开京的王公贵族,用巨额钱财拉拢了几个高官。    妙清谋反的事,在开京的王公贵族只见捕风捉影。    很快就三人成虎,传到了高丽国王王楷的耳朵里。    等姜少彬处理完生意的事情后,妙清就派人去开京打听,结果一打听,开京竟然有不少人在传言他要谋反。    得知此事,妙清很快就坐不住了。    当一个人要想谋反,但还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却被人发现的时候,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种是死不承认,并且坚决不去王都。    二种是直接举兵。    通常第一种情况发展恶劣后,会发展到第二种。    决定是否举兵,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手里的资源够不够?    当然,现在高丽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有宋军驻扎。    所以,决定是否举兵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宋国的态度。    过了不到半个月,姜少彬又出现在高丽。    这一次,他送来一封信,这封信是京东路经略使段之介的亲笔信。    信中的一个核心思想是:清君侧。    妙清立刻知道该怎么做了。    最近开京传言妙清要谋反的事,已经传疯了,就连路边的老奶奶都知道妙清想谋反了。    这事已经是铁板钉钉上的事。    就算妙清现在不举兵谋反,也会被弄死。    所以,他现在还有一条路。    好在,宋国已经表明态度。    并且,他与姜少彬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军饷是绝对够的。    于是,在九月下旬的时候,妙清就招兵买马,轰轰烈烈开始举兵造反了!    你王楷不是说我要造反么?    我现在就造反给你看看。    当坐在皇宫里的赵桓接到妙清造反的消息后,非常兴奋。    妙清造反预示着高丽的局面进入了动荡期,那里的政治形态将会重新分配。    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赢家是大宋。    无论他们谁赢,大宋都可以借平乱的理由,将军队真正扔到开京,或者说是渗透入高丽,而不是仅仅驻扎在那里。    这意味着,大宋接下来将会越来越多地影响高丽的国情。    皇帝给了段之介一个任务:过年之前,妙清必须和王楷打起来,这事没得商量。    如果这事办好了,赵桓便打算将段之介调回中枢,担任监察院的军都御司一职。    将秦桧调到西北,权负责西北的监察宪兵。    西北现在对皇帝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它不仅是对金国战争的据点,也是大宋接下来要彻底深入西域的前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